“你说。”汪克凡点点头。
“黄梨洲所问的,就是军门所图,究竟为何?”顾炎武有些为难地开口,接着说道:“其实我也想知道,军门是在做什么?学生与军门相识于萍末,有些话交浅言深,倒不该说的,但眼下山河沦陷,神州陆沉,却等不得再躲躲藏藏。在江西和湖广走了这一遭,所见所闻让我大开眼界,楚军兵强马壮,百姓🃦安居乐业,军门所作🃊🖃🏹所为于国家有大功,任谁都要承认的。”
他顿了顿,又说道:“但看得多了,学生🄲🁝却有些疑虑,军门与士绅豪门为⚯🔶🅅敌,不尊朝廷号令,蓄养十余万大军,若在太平年月,这是作乱之道,🞛🔹🅟当此乱世,则为枭雄之路……汪军门,你到底要做什么?”
书生气!
汪克凡身边的人,看到的,听到的,都比顾炎武多得多,但是从来没人敢问出这句话。只有一身书生气的顾炎武,包🅵🕞括已经溜号的黄宗羲🗓,才会直言不讳。
周围突然静了下来,🔠🁾只有江水打在船帮上,发出轻微而不断的响声,汪克凡看着顾炎武,脸上突然露出了微笑。
愿意问出这句😃⚔话,就是说明,他和黄宗羲愿意和自己交心了🄣,这两个人都有强烈的轻君虚君思想,绝不是对皇帝愚忠的文人士大夫……换句话说,顾炎武此时虽然唇枪舌剑,面色冷峻,其实却不是兴师问罪,也⚵🕬不是祢衡骂曹,其实却是……
是一种试探!
“我所求的,就是黄梨洲昨天说的那句话,要是🞑📚🛜没记错的话,这话其实出自亭林先生吧——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,为万世☍开太平,此吾辈之任也。”
汪克凡停顿片刻,又说出了后面的一🍘🍘句:🄲🁝“仁以为己任,死而后已。”
所谓志同道合,就是有相同的志向,才能走上共同的道理,顾炎武的这句话🜻,正是汪克凡的追求📲🞴😗。
穿越以来,他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道路,就是为了改变那段最黑暗的历史。如果没有这样的追求,完全可以买舟出海,或者想个别的什么法子自保,以穿越者的能力,只想混个锦衣玉食,实在🞶太简单了。
起兵抗📊🙊清,汪克凡🃯🛔🜈并没有十足的把握,从一开始,就做好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准备。
仁以为己任,死而后已。
只求拯斯人于涂炭,为万世开太平。
顾炎🎐🐓武看着他,目不转睛,久🀟♯久没有说话,仿佛想看到他的心里去。
汪克凡迎着他的目光,表情坦然。
话说到这个份上,什么都明白了,没有中兴大明,没有忠君报国🀟♧,只有拯斯人于涂炭,为万世开太平。
终于,还是顾炎武打破了沉默。
“汪军门🞹既有此志,学生请问一句,大明为何而亡?”
“愿闻亭林先生高见🔠🁾。”汪🗑🚼克凡当然知道,顾炎武这句话必有🎾下文。
“大明亡国,一是亡于学术,二是亡于道德沦丧。自宋至明,理学不求经世济用,反而空谈心性,古之所谓理学,经学也☍,今之所谓理学,禅学也。近世喜言心学者,盖陷于禅学而不自知……”
顾炎武先大批了一通心学,然后又说道:“当今🞑📚🛜世风日下,士大夫之无耻,千古未见,投降异🎪📶族,反颜仕仇,摇尾乞怜,种种丑态不一而足,若要挽狂澜于既倒,当端正治学之法,重建道德文章!”
这是典型的书生之见了。
但也不能算错,从某种意义上,这🇽🞀👂种思想文化上🞑📚🛜的👓🈟⛏迷失,才是大明亡国的根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