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砍掉其头颅,自然一样高了。”
当在富平县的迎接宴飨上,一个鲁莽👓的良家子司马发出此问时,吴臣不甘示弱,似开玩笑地顶了回去。
但他很快又装酒醉,向傅直赔礼:吴臣很清楚,北地良家子与一般的故秦军队不同,同样是武忠侯一手建立的嫡系旧部,他们北上是为了驱🅩逐匈奴,尽量不要起摩擦。
“武忠侯以为,塞北不止需要骑士,也需要荆楚勇士奇材剑客,吾麾下士卒多是老兵,自随君侯起兵以来,凡十余战,克数郡,力扼虎,射命中,所结矛阵坚不可摧。昔日武忠侯与李信将军在此地大败匈奴,不也靠了步骑🗎🚜🔎相合么?”
“此言有理。”
傅直倒🚸😌⛦是不以🏉😑为忤,在继续前往灵武的途中,给吴臣介绍起这片“河南地”来。
“此地🚸😌⛦本为匈奴驻牧地,当年尉、李二侯北逐匈奴,胡人遂北遁,不敢南下牧马,贺兰山及大河两岸皆空,再无一座毡帐,一时间荒无人烟、野狼成群。”
“但武忠侯带着吾等,在此屯田,在大河东岸开出了大片土地,又迁大原戎至贺兰山东麓,牧马放羊,亦警备匈🟙🝣🍂奴复来。”
“武忠侯离开后,章君继其策,又有上河农都尉李灵,为从关中迁来的万户移民修建起一万间屋舍,开出五十万亩土地,后又开凿秦渠,引🅩大河水灌溉。这塞外荒原斥卤之地,因河水浸润,牛羊粪施肥,而变为阡陌纵横的良田。数年下来,富平、灵武数县五谷丰登、牛羊成群,称之为⛞🛤🞖‘塞上中原’!”
当地产粮不🛸仅满足当地移民戍卒,多👓余的粮食甚至能运往下游,补充长城兵团。
过了狭窄🈛⚪🔉的青铜峡,一处河津出现在面前,不少平底的船舶在此停靠,装载新收的粮秣。
傅直给吴臣介绍道:“三十二年时,贺兰粮食已能自给,然朔方粮秣,🆑🎸还需从关中运输。”
毕竟朔方郡有两万户移民,却要养半个长城兵团,以及大量刑徒民夫,就算修了直道,仍嫌辽远,十万民🖜📛夫挽粟苦不堪言,一路人马吃嚼,粮食到达后十不存二。
朔方🅃已和南方雨林的🏌😪泥潭一样,成了治粟内史每年支出最🝦🍝重的负担。
于是财政渐渐枯🚡🔿🆛竭的朝廷,便打起了粮食充足的贺兰的主意。
“当时章君与上河农都尉算了一笔帐,从贺兰到朔方,陆路需走800里,中间还有不少路段是人迹罕至的沙漠,长途行车艰难🟓🜭异常。”
“按北地郡能征集的牛车🝝5000辆算,将积存的粮食50万斛运往朔方,每车装载20石,一次运输10万斛,100多天才能💁往返一趟。这样一年最多只能运送两趟,50万斛📝军粮全部运到朔方,需耗时3年!这还不算沿途吃嚼损耗,实在是不划算。”
而且这种长途运输还要占用大批劳动力和许多牛马,三☫🂓年下来,贺兰地区自己的农🜱🅽业估计也垮了。
章邯和李灵认为此种方法劳民费🇬时、荒废农时、影响耕垦,决定采取昔日黑夫留下的建议:
“以大河为道,兴漕运。”
李灵通过对大河上游河道的细致调查,🞚测量各地不同季节水深,认为可行。
于是🅃令人伐六盘山之木,通过清水河将木料运至大河岸边就地造船。一年下来,造木船200艘,每艘可载🏠粮1000石,仅用半年时间就完🝮🎣成了50万石的运载任务。
“朔方四十四城,为了取水方便,多临河而建,发自贺兰的木船次第而至,留下粮食,绕一圈至上郡,待来年再返回,不是吾等吹嘘,朔🀸方数万戍卒能吃饱,多亏了贺兰的粮食和漕运!”
原本秦🚸😌⛦朝在塞北的各据点陆路不甚方便,贺兰、朔方、上郡💹🖭🕴各自独立,但却被拐了个大湾的澎🜉⛹🟕湃巨河连接起来,水通粮食人力,变成了一个整体。
“武忠侯当年的设想,皆已实现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