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范文学>玄幻奇幻>问心有愧 > 第六章 文总的第二动物园
    作为一个穿越者,文德嗣当然不会忘了坦克🋅🖼,这种被称为“陆战之王”的武器。而且他又有着充足的后世资料,自然就是直指大道,不会去走弯路,搞什么菱形坦克、多炮塔坦克等等之类的玩意儿。

    好🃩吧,严格说来,文德嗣也是个“多炮塔分子”,但是他认为“多炮塔”只适合在军舰和飞机上出现,坦克玩多炮塔就是邪路。另外,中国装甲车辆的开发问题上,文总最大的影响,🎛👳🌼就🝫🎇是没有让“半履带邪教”在中国横行。

    半履带车这种玩意儿的初衷是🗸很好的,它的设计是针对早期履带🋏与车轮两种传动系统的缺点。

    履带车辆的越野能力较好,但是乘载⛃重量受到限制,同时履带的寿命,尤其是在越野的环境下较短,生产成本上,履带也比轮型车辆要高。车轮的寿命也高于履带,同时轮式车辆能够搭载的重量较高,可是轮式车辆在高乘载重量时所能够通过的地形非常有限,并且🞧在恶劣天候下的行走能力远不如履带车辆。

    按照设计的初衷,这种东东应该是同时具备履带和轮式🆝两种传动方🛇🚓💿式的优点,既有良好的越野性,又有较高的寿命和较低的成本。

    但事实却是和设想相反的,这种奇葩玩意儿确实吸收了两者的优点,但都是缩水的,而且还把两者🎠的缺点一个不拉的继承了下来,甚至🝨🍬还发扬光大了。它的后勤维护比履带和轮式都困难,因为它需要准备两套系统,同时它前面的轮胎磨损极为🍼严重。

    它的那些所谓的优势性能都不如纯血统的履带式或轮式,而且在那些缺点面前,就显得非常鸡肋。所以在6x6bxb这些新型轮式装甲车发展起来之后,这种东东就🞢被淘汰了。

    所以在本位面,中国的装甲车辆一开始就没有考虑“半履带”这种脑洞结构,🂼要么是轮式,要么就是履带式。

    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,就是中国所有的装甲车辆甚至军用车辆都直接使用柴油机,而不是更容易起火、更危险的汽油机。这个一方面是更安全,另一方面是因为最多2年🂯💖后就会有大量的生物柴油上市,这些产品比起汽油更便宜,更适合大量使用。

    虽然文总很早就有制造坦克的能力,但🕋🈄🟅以前时机一直不成熟,所以一直没动手。倒不是怕被列强学了去,正如文德嗣自🁋己就很自傲说过的:“这个世界上要说比攀科技树,谁还能和我比?”。

    这个“时机”主要是指两方面,第一是人员不够,开坦克可比打枪难多了,培养装甲兵可比培♃养步兵难多了。没有足够的合格装👑🈊☍甲兵,造出来给谁用?

    第二就是道路条件🁙🆎🎛不允许,虽🗸然解放区内的交通条件完全可以跑坦克,但在解放区之外就悲剧了。俺大清和那些个革命党可没有文总这么修路修桥。再说无论是俺大清还是北洋,以及革命党的军队都很渣,最多用上装甲车就够了,哪里还需要动用坦克。

    所以在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中,坦克一直都没有出场的机会,连装甲车出场的机会都很少。无他,道路条件不允许。所以直到解放全中国之后,会驾驶车辆的官兵越来越多,并且也有了足够数量的驾驶装甲车辆的人员,文德嗣才开始下令有关部门🖡研制坦克以及其他装甲车辆。

    本位🞺🙉🈡面的中国由于极为重🜴🆘🏵视交通基础建🕋🈄🟅设,又有大把资金,也因为科社党的逆天组织力,人力也非常充足,再加上大量工程机械,以及各种先进工具器材的运用。所以尽管现在建国才刚刚两周年,但全国的交通状况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    去年的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经突破八万公里,🋅🖼今年突破2万公里是没有问题的。而且这些公里以及桥梁都是按后世正规标准修建的标准公路,在上面跑七🋝🚗八十吨的车都没问题,比原时空的红朝建立那会儿的公路条件好了不知多少。

    所以,本位面中国的军队就没有像当年红党那样,对于武器的轻🋏量化有着近乎变态的要求,本位面中国的武器选择标🀘准显得就更加重型化,而且更加注重生产性🖄🐃☲、性能和火力,装甲车辆也是如此。

    不过,虽然国内的交通问题基本解决了,但国外的环境也是要考虑的。毕竟这会儿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么重👩🋢视☏⚂🎢交通,也没有哪个国家的道路桥梁都修得像中国那么变态。按照战略预想,今后的战争绝大部分都会在国外发生☎♼,北方和西北倒是好说,南方那些热带丛林和湿地就不好办了。所以武器重量问题还是要适当考虑,这个重量也不能太夸张了,要不然出国作战怎么办?

    中国的坦克是在⚀🎖1910年底开始研制,按照当时最大的几家假想敌日本、俄国、英国的特点进行研发。因为日本是最大的假想敌,解放台湾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,所以第一款坦🛹♬克就被定位为水陆两栖坦克。

    不过因为半位面的坦克是中☥🁝🆰国发明的,所以“坦克”这个名词就不能用了。所以本位面的“坦克”名称还是回归它的本义“装甲战车”,简称“战车”。

    这第一款坦克,哦,战车就是l型19ll年式。这种战车的蓝本是原时空苏联的🉹t40a型轻型坦克,当然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👉🆿🕐优化设计。比如把原版的汽油机换成了柴油机,重新优化了构型,并把铆接改为焊接,单人炮塔换成了电动🖡式双人炮塔,使用了更好的装甲等等……

    这些措施使的重量“水獭”☥🁝🆰比起原型t40加重了一些,但防御力、速度等性能还比原版有了♃上升。

    “水獭”两栖战车的车体设计新颖,与船的形状近似,前部宽大而低矮,车体前部呈流线型,并有防浪板,炮塔装在车体略靠后的地方。车辆尾部有个四叶片螺旋桨,水上行驶时靠它驱动,🕮🌽🄡并由2个舵操纵航向。车体还有浮动油箱以便增加车辆浮🖡力。悬挂装置采用独立扭杆式,每侧有4个负重轮、-个托带轮。并且它采用了宽型橡胶履带,使其可以在泥泞、水网稻田地带顺利通行。

    该型战车的车组成员为三人(驾驶室一人,炮塔两人),全重6吨,车长46米,车宽26米,车高22米。发动机功率100千瓦。最大公路速度6公里时,水上浮渡时速b公里,最大行程480公里。装甲厚度b-6毫米。武器是一挺2毫米高射🈹机枪,炮塔可30度转动,备弹156发。另外在车体前💗👻🎀面还有一挺b毫米航向机枪,备弹26发。

    目前“水獭”已经正式列装,主要装备对象都是南方的🆝主力部队和海军陆战队。

    按照现在的眼光看,“水獭”无疑是一款非常成功的战车,🚿但文德嗣还是觉得因🐃为它考虑了浮渡要求,所以装甲和火力都比较贫弱,在南方使用当然很适合,但是到了北方,可能就会存在生存力不足和火力不足的缺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