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时,33集团军其他各师都在和日军激战,已经没有部队能够增援38师。38师此战的目的是为了截击和骚扰日军,并非和日军做战略决战。所以经过一日苦战后🕲🍟,38师怕后路被日军切断合围,主动放弃阵地南⛂撤🂲💭,日军尾随追击。
鉴于汉水以东的各部吃紧,急需要支援,李宗仁在征得蒋介石同意下,下令江防军3个军中的75军和94军归属张自忠指挥,准备渡过汉水给予支援。
此举具有很大的问题💅🏡🛤,江防军当时仅有3个军,这两个主力📸🟥军调走以后,1个军的江防力量瞬间变得非常渺小。
这点点兵力,如何能够抵御后来日👎军3个师团的重兵进攻?
之所以这样部署,在当时看来🙥似乎👎是必须的,因为张自忠的兵力太少,无法顺利完成任⛐🙢🌄务。
但如果纵观全局,应该考虑到日军👎有可能会攻占宜昌,这就有点儿失🞄👩策了☉♍。
随枣会战中,虽然随枣方面已🙥经很吃紧了,但江防军始终不📸🟥动。
而此次江防军却动了,但却没有直接增援张自忠,而后又被李宗仁拉🞄👩到北面🗓新野一线和日军决战,这为之后宜昌的沦陷打下了伏笔。
6日,张自忠和这两💅🏡🛤个⛴🞨江防军的军👎、师长见面,但这两个军目前还在汉水以西,调动过来需要几天时间,远水救不了近火。
鉴于一线战况紧急,张自忠毅然决定,他率领仅剩的33集团军预📏备队,也就是5🔛🁗🅼5军74师渡河给予增援。
这是张自忠🛟🝩第四次要求渡过汉水攻👎击敌人,之前包括随枣会战,冬季攻势,他已经亲自渡过几次了,自然,每次都是很危险🈜⚴的。
这次,他的🛟🝩🛟🝩参谋长李文田和高级参谋张敬等人仍然坚决反对!
为什么呢?因为此时汉水以东实在是非常危险。国军和日军处于混战中,☉♍而日军兵力和战斗力都优于国军,国军部队是在艰苦💉🐅♃转战,谁也保不住不会遭受毁灭性打击😰。
当时77军179师师⛴🞨部就在和日军的混战中被打散,副🈛师长🙾吴振声差点中弹,在警卫排的掩护下暂时突围到山里。这段时间师部几乎瘫痪,依靠参谋长勉强指挥。
可是,此时🛟🝩战局险恶,第33集团军河东部队都陷入苦战,以现有兵力肯定是坚持不住的,必须立即给予增援。
张自忠却🞋毅然决定将亲自率领74师一部渡过汉水,是有几方面的考虑。一来,目前33集团军兵力单薄,现有部队作战极为艰苦,必须给予支援。74师作为集团军预备队,虽然仅仅有2个团可用,多少也是一支生力军。这个节骨眼上,别说多两个团,就是多两个营也是帮助。
二来,战局险恶,变化极快,集团军♖🈗司令部在汉水以西虽然安全,📏却🞄👩无法及时掌握战局的变化,还是到一线指挥比较方便。
三来,第33集团军从徐州会战开始,历经数次大规模会战,每次伤亡都在三分之以一到三分之二,目前集团军的老兵已经不多,战斗力有🏤相当的减弱,部队的凝聚力也有较大减弱。
此次会战,国军局势💅🏡🛤不利,如果不能强烈鼓舞33集团军官兵士气,获胜是很困难的。张自忠一直认为,打仗如果将领不带头,做出榜样,士兵根本不可能尽全力。所以,他毅然将指挥部转移到凶险的第一线,可以大大鼓舞士气,说不定就可以获得胜利。🕑
张自忠有过数百场大规模战🔳斗经验,自然知道😤此行极为凶险。在渡过汉水之前,他就布置好了⚚👾🎞后事,但后事不是关于自己的,而是关于军队的。
他留信🕑🈺🃘给威望仅次🗐🚲于他的🜠🃤77军军长冯治安,明确告诉他,如果自己殉国,由冯接手指挥。信是这样写的:
仰之我弟如晤:
因为战区全面战事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,均须过河与敌一拼。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。到河东后,能如与三十八d(注:师的代号)、一七九d取得联络,即率两部与马师(注:即七十四师,代师⚗长马贯💊🐈♠一)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;设若与一七九d、三十八d取不上联络,即带马之三个团奔着我们最终之目标(死)往北迈进。无论作好作坏,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。以后或暂别或永离,不得而知。专此布达。
做出这个英勇的决定,其实还有别的因素。
194🕑🈺🃘0年4月,西北军领袖宋哲元在四川病逝,张自忠亲自赶到四川绵阳参🇴🜳🆒加了葬礼。在葬礼上,张自忠感慨良多。🛠🝱